每年秋播季,河南不少农户都会因墒情问题犯难 —— 要么播后干旱导致种子萌发慢,要么雨水过多造成土壤板结,影响湖北小麦出苗。尤其豫南黏土地、豫东沙土地,墒情波动对播种的影响更明显。其实除了提前调控墒情,选对适配品种也能减少困扰,新农 25 就是不少农户在墒情不稳时的选择,其吸水特性与配套播种技巧值得参考。
先说说墒情不稳对小麦播种的影响。土壤含水量过低,种子无法吸收足够水分萌发,会出现出苗推迟、缺苗断垄;含水量过高则会导致土壤透气性差,种子易缺氧烂种,即便出苗也可能因根系发育不良长势弱。豫南农户老张去年就遇到过类似情况,播后连下 3 天雨,部分地块小麦出苗率不足 70%,但其中一小块种了新农 25 的地块,出苗情况明显更好。
新农 25 在吸水特性上有一定优势。它的种皮韧性适中,吸水速度相对平稳,不会因短期土壤湿度骤升出现吸水过快烂种,也不会因墒情略差导致吸水不足。去年驻马店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小范围对比试验显示,在土壤含水量 15%-18% 的波动区间内,新农 25 的出苗率比普通品种高 8%-10%,且出苗整齐度更好,幼苗株高差异较小。
搭配合适的播种技巧,能进一步应对墒情不稳。首先要提前检测墒情,可采用 “手握成团、落地即散” 的简单判断方法,墒情不足时提前 3-5 天造墒,避免播后浇水;其次控制播种深度,沙土地墒情易流失,可播深 3-4 厘米,黏土地则播深 2-3 厘米,减少土壤板结对出苗的影响;最后播后若遇小雨,可轻耙表土破除板结,帮助幼苗顶土。
豫东沙土地农户老李今年秋播特意扩大了新农 25 的种植面积,“之前种其他品种,遇到墒情差就得补苗,费工又影响产量,新农 25 播后不用太担心墒情波动,省了不少心”。当前河南小麦播种已陆续展开,结合品种特性与科学管理,即便遇到墒情不稳,也能为小麦出苗打下好基础。